啼笑皆非

啼笑皆非

发音: tí xiào jiē fēi
解释: 哭也不是;笑也不是。形容人的行为既令人感到难堪;又令人觉得可笑。皆非:都不是。
出处: 唐 孟棨《本事诗 情感》:“笑啼皆不敢,方验作人难。”
例句: 刘久发啼笑皆非地站起来了。(沙汀《烦恼》)
故事:

啼笑皆非的成语故事

南朝陈将要灭亡,徐德言与妻乐昌公主不能相保,就将铜镜一分为二,双方各执一半分离,相约于正月十五日当街卖破镜来取得联系。陈亡,妻没入杨素家。到期徐德言辗转至长安,找到卖破镜的仆人,在杨素面前乐昌公主作诗“笑啼俱不敢,方验做人难”。 【典故】殷鲜一相杂,啼笑两难分。  唐·李商隐《槿花二首》

常用: 常用成语
褒贬: 中性成语
用法: 主谓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状语、补语;含贬义
结构: 主谓式成语
年代: 古代成语
正音: 啼,不能读作“dì”。
近义词: 啼笑皆非的近义词
反义词: 啼笑皆非的反义词
繁体:
英文: make me on the spot
分类: 主谓式成语 四字成语 人物心情的成语 笑的成语 T开头的成语
关注: 可笑
接龙: 「啼笑皆非」成语接龙
相关成语: 「非」字开头的成语

发表评论

访客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。